养生时光轴

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养生历史    你的位置:养生时光轴 > 养生历史 >

历程探索 治疗肝囊肿只需一味草药

发布日期:2025-03-29 14:46    点击次数:139

365建站

囊肿就是长在体表或体内某一脏器的囊状的良性包块,其内容物的性质是液态的。一般来说,男性最常见的囊肿有主要有“肾囊肿”、“肝囊肿”,女性更多可见有甲状腺囊肿,乳腺囊肿,或者卵巢囊肿。有了囊肿怎么办?如果去医院,医院告诉你只能手术,囊肿只能手术吗?

北京中医学院附属保定医院副主任医师李春棠大夫,在从医数十载,中发现很多病人只需应用一味中药瞿麦就能治疗本病,且效果非常好。

关键是这个方法简单经济,患者易于接受,也无毒副作用及后遗症之患,不失为一种治疗囊肿的好方法。

刚开始时,小编对此方法并没有上心,后来与一民间好老中医在交流时,他偷偷告诉我,治疗囊肿非常简单,只需要一味瞿麦,但我仍然没有特别的关注这个偏方,再后来网络一位影响很大的名医也谈到了这个方法,小编才真正注意到这味草药,收集很多患者的治疗数据后发现效果真的是惊人的好。

瞿麦。性寒味辛苦,入心、肾、小肠、膀胱经。有清热利水、破血通经的作用。

365站群VIP

《本草经疏》曰:“瞿麦,苦辛能破血……,寒能清热,辛能散结。”

《本草正》曰:“瞿麦,性滑利,能通小便,降阴火,除五淋,利血脉。

《本经》:瞿麦主关格诸癃结,小便不通,出刺,决痈肿,明目去翳,破胎堕子,下闭血。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日华子本草》:瞿麦治痔漏并泻血,小儿蛔虫,眼目肿痛,捣敷治浸淫疮并妇人阴疮。子:催生,治月不通,破血块,排脓。可见瞿麦有破瘀,消脓,利水的作用,不仅可以将囊肿破开,还能通过小便把里面的浊液代谢出去。唯一的缺点是,瞿麦有点苦,另外瞿麦还有点寒,如果脾胃虚寒需要加点姜片进去,平常人喝可以加点白术进去保护脾胃就可以了。气虚的人可以加点黄芪。不过,比起到医院开刀,这点苦算得了什么呢?李大夫用单味瞿麦治囊肿的方法特别简单。治疗方法及范围:每日用瞿麦50克,加水1000毫升,开锅后文火煎20分钟,取汁当茶饮,用于治疗多种囊肿,根据李老的经验,尤以治疗卵巢及甲状腺囊肿效果更佳。方法虽然简单,但是最主要的是坚持,3个月至6个月才能彻底消除囊肿。切不可半途而废,饮茶至1-2个月的时候可以做B超检查,注意观察。李老曾治一患者张某某,女,30岁,结婚后3年未孕,后经B超检查确诊为:双侧卵巢囊肿。当时其它医院都说需要手术治疗,病人考虑到影响生育不愿手术,就抱着一线希望找李老求治。李老应用上述方法进行治疗,两个月后病人复查囊肿明显减小,又继续服药半年,B超提示囊肿完全消失。后来病人怀孕足月顺产一男婴,随访多年无复发。囊肿,中医认为此病多由气滞、血瘀、痰结而成,常应用活血化瘀、化痰散结、理气行滞类药物进行辨证治疗。李老治胰腺囊肿,除大量应用瞿麦外,还善于配伍厚朴、积实、香附、郁金、玄明粉等药,以加重理气散结功效。病例一:罗某,男,52岁。1990年7月23日初诊。主诉:上腹部胀满疼痛半年余,目黄20天。伴恶心,厌食油腻,口渴不欲饮,小便黄赤,大便不爽。体检:双侧巩膜黄染,于左上腹部可触及一肿物,表面光滑。舌质红,苔黄微腻,脉弦数。B超示:胰腺囊肿,4.5cmx3.2cm大小。证属气滞湿热内阻。予瞿麦50g、厚朴10g、香附15g、郁金12g、金钱草20g、玄明粉3g、延胡索10g、牡丹皮10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服20剂后,上腹疼痛及黄疽症状减轻。原方加苍术、黄柏各15g,服40剂后黄疽消退,B超复查囊肿2.0cmx1.1cm。由于患者长期吃中药不便,故改为单味瞿麦煎汁代茶饮服用。3个月后B超复查囊肿消失。李老治疗肾囊肿性疾病在重用瞿麦的同时,配伍温阳利水益气之品,如附子、桂枝、黄芪、茯苓、白茅根等。另外还酌情加入牡丹皮、丹参、当归、芍药等凉血活血药物。病例二:李某,男,50岁,1991年8月3日初诊。主诉:腰痛反复发作,间断血尿2年余,加重伴双下肢水肿10天。纳食欠佳,小便不利,神疲体倦,面色眺白。2年前B超示:多囊肾、肾积水。舌质淡、苔白滑,脉沉。中医辨证属阳虚水饮内停。处方:瞿麦60g、白茅根30g、茯苓10g、牡丹皮10g、丹参20g、当归10g、白芍10g、附子5g、黄芪50g、桂枝10g、泽泻20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服用15剂,血尿控制,其它症状减轻。上方去白茅根、牡丹皮,加淫羊霍15g,继续服用半年,浮肿消失,B超复查示肾体积较前缩小,积水减少。以后改为瞿麦煎汁代茶饮长期服用,随访至1998年初病情未继续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上一篇:历史回顾 吐血整理🔥建议收藏!106种药食同源高清图

下一篇:时光轴记 百顺散——安胎和气,尤理伤寒

Powered by 养生时光轴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