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3-23 21:50 点击次数:157
大便就像是一面“镜子”,不同的状态,反映着脾胃不同的病理状态。排便难说明脾虚、排便黏腻说明脾湿、排便干燥说明脾热。
今天详细跟大家分析一下几种排便情况背后隐藏的“特殊暗示”,并分享3种对应的中成药,帮助大家解决问题。
365站群首先讲排便困难的情况: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有一类这样的患者:吃的很多排便很少。正常人一天会排1~2次,此类患者患者可能4、5天排一次,甚至一周不排。并且排便的时候也很艰难,用很大力气才能排出,老年人比较常见。
这种情况就说明脾气虚,气虚推动无力,大便下行就会比较困难。同时还会出现乏力、少言懒语、头晕的情况,严重的还可能会出现脱肛、胃下垂等疾病。
所以这时候就需要健脾益气,推荐参考中成药:补中益气丸
其次就是排便黏腻粘马桶:
此类患者就是一年到头大便成型次数很少,并且时不时就会拉肚子,头面也经常出油。这种情况就说明体内湿气很重,脾运化水湿的能力下降、体内的的水湿积聚后反过来困于脾,湿气越来越多,就会往下走进入下焦、大便就会变得黏腻不成型,甚至还会出现下肢水肿、口舌黏腻等情况。
这时候就需要健脾除湿,推荐参考中成药:参苓白术散
最后就是大便干燥,多硬块。
此类患者排便会多出现像“羊屎蛋”一样的情况,一节一节比较硬。这种情况说明脾胃内火旺盛,灼烧津液,导致大肠水分缺失,大便干硬难排。并且还经常伴随有口干、口苦、口臭等不适。
这时候就需要清热润燥,推荐参考中成药:麻仁润肠丸
结语:
大便问题虽然看似小,但如果长期腹泻,不仅会损伤脾胃功能,还能损耗正气,降低免疫力;长期不排便难,会导致残留在体内的糟粕被大肠反复吸收,加重肝脏的排毒负担,甚至出现肝病等;长期排便干硬,可能会损伤肛门,形成痔疮。所以不论哪种情况都需要大家引起重视,及时就医调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疾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