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1-14 22:56 点击次数:152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近日,52岁的朱先生和67岁的徐先生着实从“鬼门关”走了一遭,自认为没有“高血压”,竟然引发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导致心脏大血管撕裂,命悬一线。
1月2日晚上九点,元旦的喜庆气氛刚过,南医大三附院(常州二院)阳湖院区胸心外科接到紧急会诊的电话,患者朱先生因为突发针刺样胸痛5个多小时被紧急送到抢救大厅。据朱先生描述,他胸痛发作起来约持续半小时至一小时不等,在劳累或多量运动后疼痛感尤为明显,休息后能自行好转。经过详细的检查,自认为平常身体健朗、没有高血压和心脏病的朱先生被确诊为A型主动脉夹层撕裂。
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救治,分秒必争,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急救让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胸心外科团队立即与麻醉科、手术室、体外循环等多科室合作,建立起全麻深低温体外循环,急诊行升主动脉部分切除伴人工血管置换术+主动脉瓣膜成形术+主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术,并进行了全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并支架象鼻手术(sum’s手术)。经过8个多小时的挑灯夜战,手术顺利完成,朱先生进入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
就在朱先生平稳治疗的第二天,1月4日下午两点,一名金坛患者徐先生因胸背部不适发作6个小时被送到二院阳湖院区急诊。“就是一阵一阵的胀痛,有时候会胸闷,休息一下会好点儿,但稍微走动走动又发作了。”徐先生描述道。被问及有没有高血压,徐先生连连摇头,“平常身体好得很呢,没什么不舒服。”然而,检查结果一出来,把全场医护人员吓了一跳:又是一例A型主动脉夹层!
绿色通道启动,第二场“生命之战”战鼓da打响。胸心外科团队再次集结在无影灯下,为徐先生急诊行升主动脉部分切除伴人工血管置换术+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全弓置换术(sum’s手术)+主动脉瓣膜成形术+主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术。手术持续到第二天凌晨两点,在团队密切配合下,徐先生终于从生死线上被拉回。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朱先生和徐先生闯过了一道道难关,目前,两个“病友”均已经从重症监护室转移至普通病房。
站群论坛南医大三附院(常州二院)胸心外科主任吴奇勇解释,与心脏连接的主动脉血管是全身最粗的动脉血管,分为内、中、外三层,主动脉的血管内膜要经受来自心脏射血的反复冲击,一旦血管内膜顶不住了,出现小缺口,血液就会涌入中膜和外膜之间,形成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夹层分A型和B型,B型主要在降主动脉,相对来说风险要小一点;A型主要在主动脉弓,累及升主动脉,发病之后,每过一小时,死亡率就增加百分之一,48小时内死亡率高达到50%,一旦确诊,就需要争分夺秒进行手术。朱先生和徐先生都属于A型夹层,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血管破裂、急性心包填塞、脏器严重缺血等致命情况。
吴奇勇表示:“通常来说,主动脉夹层的发病原因包括高血压、气温下降、抽烟饮酒,以及遗传因素。虽然两位患者都认为自己没有高血压,但是我们在手术过程中发现,他们血管是有明显的血管壁增厚、动脉粥样硬化等损伤的。换句话说,他们其实患有高血压,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幸好这次就医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据悉,目前,省内能独立开展此类手术的医院并不多。以往常州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一旦确诊只能去上海或者南京就诊,很多人因为远途搬运,等待时间过长导致猝死。2022年,常州二院胸心外科在常武地区率先成功独立开展了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手术。近三年来,随着胸心外科技术水平、手术能力、团队协作的不断提升,50余例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这里被成功救治,救治成功率达到省内同类医院水平。吴奇勇说道:“很多大血管夹层患者在就医途中就失去了生命,而如果6小时诊断明确并转到能做手术的医院,救治机会大大增加。因此,在与周边基层医院构建急救网络的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开足马力,提高技术实力,优化急救流程,打造大血管疾病患者的‘6小时生命急救圈’,为大血管疾病患者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肖云张科张斌
校对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