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12-17 15:03 点击次数:95
从大学本科选定“马氏温灸法”作为我的毕业论文题目,到硕士研究生阶段加入马氏温灸传承团队,全方位参与马氏温灸法的传承推广,已有3年多的时间。马氏温灸法不仅是一门独特的灸法流派,更是故事、精神、信念的传递,凝聚了四代人的心血与热忱。我之所以如此执着于马氏温灸法的传承、研究与实践,是因为我为马少群先生“义务治病,不收诊金,不要礼品”、“勤于著述,传承温灸,福泽苍生”等事迹所感动,为其献身温灸事业,治病救人的精神所感召。临近毕业,我愿分享个人近年来对马氏温灸法的研究心得与体会,作为我求学、研究之路上一次重要的回顾总结。
图片
本科毕业论文
《马少群温灸法学术经验的整理与研究》目录(部分)
我的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是《马少群温灸法学术经验的整理与研究》。现在看来,这篇论文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做得不够。尽管如此,但它毕竟是我个人对马氏温灸法的初步探索。更重要的是,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联系到了马少群先生的家人,得到了他们的支持与帮助。这是多么大的幸运!所感兴趣的问题和所致力研究的题目一致,不必为应付毕业或追逐名利而从事内心并不感兴趣的研究,这些在我看来都是“不太幸运”的。而我不仅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事着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更得到了素未谋面的马老家人的帮助,这真是上天的恩赐。
马氏温灸法部分研究文献的整理与辨析
第一阶段的研究,主要是文献资料的整理。尽我所能,我从各个渠道(论文主要从中国知网查,书籍从孔夫子旧书网淘)搜集了许多有关马氏温灸法的资料,整理见表:
图片
图片
当时,我在论文中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从其传承现状来看,它的研究和运用主要分布在民间中医和市场上的医疗机构,而高等中医药院校对它的关注度尚不足。”无论是本科所在的广州中医药大学,还是研究生阶段所在的北京中医药大学,我发现院校师生对于马氏温灸法的了解甚少,几乎可以说是既没有多少人知道,更没有多少人感兴趣。其中原因,我觉得主要有两点:
第一,“重方药轻针灸”“重针轻灸”的现象在中医学界普遍存在,这既有历史方面的原因,也与古代中医以“大方脉”为主体有关;(可参:《甲乙》《明堂》百典继,针砭灸焫大成新:读《中国针灸大成》)
第二,马氏温灸法注重实践,少谈理论,实际上没有真正进入中医学术圈,一直在民间发展。
要说完全不涉及中医学术圈,那也不是。学术界也存在一些研究论文,主要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马老本人及其弟子发表的文章,以《中国针灸》期刊1981年第1卷第3期马少群与其高徒张广泉合撰的《温灸治疗高血压及心脏病》为代表。此外,还有《长寿》杂志1991年第1期马少群先生撰写的《“中国温灸”治心脏病》。第二类,主要是近年其他研究者对马少群温灸法的临床研究论文。但在这些研究者的论文中,有一些问题值得商榷。
图片
这一篇论文的题目和关键词中均未见“马氏温灸法”或“马少群”等重要标志词,而是用“灸疗法”代替。阅读全文得知,所谓的“灸疗法”其实是将马氏温灸法治疗各科病症的灸方照搬过来而已。
图片
站群论坛这篇文章还将马氏灸药误解为“中药艾条”的配方。实际上,马氏温灸法属于温灸器灸,而不是艾条灸。这一最基本的灸法分类问题,作者显然是没有搞清楚的。难怪题目中把马氏温灸法称为“灸疗法”,文中又说马老自创了“中药艾条配方”,可见对马氏温灸法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学习。
图片
图片
第二篇论文在题目和关键词中写明了“马氏温灸”,但在具体操作的叙述中,可以发现类似的问题。该研究将马氏灸药作为艾条配方制成药艾条,采用的是温灸盒灸,用的不是马氏温灸器。此外,施灸中只是简单提了一下“循环施灸”,却没有给出具体每天的灸穴,有穴而无方。
在为数不多的研究者中,只有赵百孝团队的林永青以马氏温灸法治疗肝病经验为切入点,对马氏温灸法作出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得出了一些见解。文中将马少群先生灸治经验归纳为如下几点:
“第一,重视人体整体功能的调整。
第二,重视培补人体元气。
第三,重调脾胃。
第四,配穴独特。包括两个小点:
(1)多组穴位配合循环灸;(2)每次灸穴不宜多。
第五,重小火恒灸。
第六,灸且重通。
”以上这些总结和认识,是比较中肯且具有一定启发性的,这也是针灸学界高质量学术期刊《中国针灸》能够刊载此文的重要原因。
由于马老在创立灸方时,并未写出立方配穴的用意和原理,这导致后来的学习者一般多按照马老给出的原方,针对相应的病症进行施治。但对于马老未给出灸方的病症,或者照马老原方施灸,并不如书中所写的那样疗效显著。在这样的情况下,马氏灸方的内涵和原理问题便凸显出来,成为传承马少群先生温灸经验的重要课题。
在之前的研究中,多是从宏观层面,结合中医学的一般认识和原理,去解读马氏温灸法。
以前文为例,其中“重视人体整体功能的调整”,实质上是中医学整体观念在灸法中的体现;“重视培补人体元气”,实质上是从中医学“气一元论”的基本理论解读马氏温灸“余热灸脐”的内涵;“重调脾胃”,是着重论述马氏温灸法在选穴方面如何体现对脾胃功能的重视及调节方法;“配穴独特”,是总结提出马氏温灸的“循环灸法”与其他针灸方法这一显著区别和特点;“重小火恒灸”,是总结出马氏温灸法对灸量的控制方法;“灸且重通”,是总结出“通利腑气”和“通调水道”两条重要的灸治原则,遗憾的是没有进一步从六腑的角度探析“通腑”的深刻内涵。
除了书籍和论文之外,网络上还存在很多其他媒介的资料。其中比较重要的,要属马老弟子张广泉先生在2003年为缅怀马老和传播其学术而创建的“《马氏温灸法》治疗心脑血管病”网站(http://www.wenjiu.com/),以及中医爱好者徐来军先生研究马氏温灸的系列文章,如《马少群传》《温灸取穴方案》等。
图片
张广泉创建的“《马氏温灸法》治疗心脑血管病”网站(http://www.wenjiu.com/)
技术手段只能作为辅助,不能代替文本思考与临证实践
第二阶段,我尝试运用当时比较时髦的“数据挖掘”对马氏温灸法展开了一番研究。现在看来,这一部分内容是值得进行自我反思与批评的。综观近几年的中医药研究,已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整理古籍、阅读经典、临床总结等传统研究,演变成向现代新兴科学技术和方法“靠拢”的研究,如数据挖掘、人工智能、“泛滥成灾”的RCT、Meta分析等等。新的工具和方法,并不能替代从中医的历史语境与原始文本出发进行的研究。简单套用新的工具和方法,不仅不会产生真正的创新成果,只会培养学术上的“懒汉”。
尽管是浮于表面,但其中有一些结果还是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
我选取的研究文本是《温灸研究与实验再版》,将原书中的病案(具体指原书目次“温灸治疗实验效果”之后至“补遗”之前的病案)所涉及的病症名称及温灸处方进行数据录入。
马氏温灸病种分布情况
图片
这一部分统计分析结果,在论文中是这样写的:
“马少群温灸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尤其是在风湿免疫性关节炎、高血压、病毒性肝炎、慢性肾炎、慢性胃炎及消化道溃疡、风湿性心脏病、急慢性支气管炎及女性的月经病等方面积累了较多的温灸治疗经验。而上述疾病中绝大多数都是慢性病,在现代仍有较高的发病率,而且多迁延难愈,很多疾病都是现代医学研究的热点或棘手的难题。如果我们能进一步研究马少群温灸法的诊治原理和规律,便能为这些慢性病患者带来福音,也能为中医灸法研究增添有益的成果。
”现在看来,由此引出的马氏温灸法优势病种的问题是下一阶段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马氏温灸处方用穴分析
对以上215个病案中的温灸处方进行分析。按照原来拟定的标准(纳入标准:a.温灸处方来自上述数据来源的病案;b.能够体现马少群温灸法临床经验真实可靠的病案。排除标准:a.温灸处方中总穴名数量少于6个的病案;b.配穴组合少于2组的病案;c.无具体穴位或穴位无法进行统计者),最终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温灸处方共112个。
现在看来,这个原则是不对的。马氏温灸最小的处方仅有一日的穴位,如“左大横-承山”通大便、“风门-阳陵泉”治感冒,“曲池-大陵”治风疹,均是精简效佳的灸方。
图片
图片
分析结果是:(1)温灸处方穴名数最多的约在15~20个之间,最少用穴(名)6个,最多用穴(名)52个,平均用穴(名)19个。(2)运用穴位频率最高的穴位(前6位)依次是神阙、中脘、足三里、三阴交、期门、肾俞。
这里可以看出一些什么问题呢?我觉得有几点值得进一步探讨:
第一,大规模针灸选穴应用的问题。在方药领域,不乏对“大方”的探讨(如近年《环球中医药》杂志赵进喜等人的《韩信用兵,称多多益善;合方大方,据病情而用》、《中华中医药杂志》程孟祺等人的《复法大方治疗恶性肿瘤经验》等文);在针灸领域,大规模遣穴组方施灸的方法,马氏温灸法可能是为数不多的典型范例。这里统计出马氏温灸处方穴名主要为15~20个,平均19个,最多一张灸方里甚至有多达52个穴位。穴位多,不难;难的是将这些穴位有机统一起来。所以,“方”的理念、思维、意识就显得尤其重要。心中若没有“方”的概念,再多的穴位也会是无意义的堆砌和罗列而已。
第二,马氏温灸不仅重视培补元气(神阙)和调理脾胃(中脘、足三里),还十分注重肝肾(三阴交、期门、肾俞)。尽管从穴位频次分析,神阙培补元气、中脘和足三里调理脾胃以及三阴交、期门、肾俞调理肝肾功能来说,不够全面。但这至少反映出马老在组方中,常常有意识地运用这些“高频穴位”,其中一定是基于实践和体会得来的宝贵经验和认识,是有一定道理的。
另外,我还从腧穴归经、腧穴所属部位以及特定穴三个角度对灸方中的穴位进行了统计。这里仅展示腧穴归经的统计表。本科论文中分析部分是这样写的:
“马老温灸选穴遍及十四经脉,也有少量经外奇穴的运用。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经脉为任脉、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其中任脉经穴的使用频率高达24.2%,足太阳膀胱经穴、足阳明胃经穴的使用频率也分别为21.2%和11.0%,均在10%以上。而手太阳小肠经穴和手少阳三焦经穴的使用频率最低,均不足0.2%。
马老选穴部位频次较高的依次为胸膺胁腹部、下肢部和肩背腰尻部,使用频次最少的部位为头面颈项部。
马老选穴涉及所有类别的特定穴,其中频次较高的特定穴类别为交会穴、募穴、五输穴及原穴、八会穴、背俞穴,使用频次最少的为郄穴,仅有4次。
”图片
虽然这些结果,能从一些方面反映出马氏温灸法的某些特点,但仅仅依靠这些统计结果,并不能发掘出马氏温灸法的独特之处和内涵所在,只有真正通过研读原著、学习和实践总结,才能有所创造和发现。现在看来,这些问题是值得进一步讨论的:
第一,从腧穴归经分析,马氏温灸法多选任脉、膀胱经和胃经,但马老在手稿中反复提到,“任督二脉和心、肝、肾三经所治颇广,宜着重研究”,但这与统计结果有一定出入。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第二,仅从腧穴归经是否能客观反映马氏温灸法的灸治思想与理念?比如,下一个简单的结论:马氏温灸法重视灸治任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阳明胃经?另外,灸方讲求的是各经的穴位有机配合,发挥协同作用,是否需要改进这种简单的频次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频次少,不代表不重要。这与疾病谱有关。比如内踝尖是马老灸治肿瘤的重要穴位,但频次很低,因为灸治的患者较少。假设在肿瘤科进行统计,内踝尖出现的频次一定很高。
第四,头面颈项部穴位运用较少,也与病种有很大关系。对于面神经麻痹的患者,就有很多颜面部的穴位。
第五,人体的交会穴很多,马氏温灸法多选取重要的交会穴,这是之前没有提出过的。但对于交会穴的研究比较少,我们只知道,交会穴是两条及以上的经脉交会的穴位,但除此之外似乎没有更多深入的认识。
毕业论文中相对高级一点的方法是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了。通过聚类得到了三大类穴位,这三大类穴位的意义至今我也没有很满意的解释。比如,大类1里的“委中”为什么是单独出现的?环跳和阳陵泉为什么分为两个穴组?大类2里的肝俞、章门为什么分到了2个穴组里面?如果说大类1偏于肢体经络穴位,大类2偏于脏腑穴位,大类3又有什么特殊含义?
图片
关联规则分析是探究穴位之间的联系,计算的主要依据的是同一张灸方中哪些穴位大概率会同时出现。在下面这张图中,圆圈越大的代表支持的例子越多,比如“中脘-足三里”绝大部分灸方都用到了,所以圆圈画得很大。颜色代表可靠度,颜色越深,说明两个一同出现的可能性越大。比如“承山-大横”,红色最深,说明有承山便有大横,或有大横便有承山,两个经常一起用。箭头指向表示推算的方向,比如风门和环跳,均指向阳陵泉,说明用风门,大概率要配阳陵泉;用环跳,大概率要配阳陵泉;而不是由阳陵泉反推过来。
图片
关联规则分析的结果在所有分析结果中是最易读懂的,所以在下结论时比较肯定,没有太多疑问。但数据分析的目的应该是发现一些之前不曾注意到的问题或现象,这里好像并没有得到太多新的线索。
马氏温灸法的传承现状研究
第三阶段,是对马氏温灸法传承现状的研究。有关马氏温灸法的传承现状,是当我联系到马老的家人之后,才有了全面的了解。因为之前我是跟从黄河老师学习马氏温灸法的,并不了解马少群先生当时有哪些徒弟,有哪些人来找马老学习过。公开的资料中,马老的徒弟张广泉先生所创建的网站至今依然可以见到。他总结马氏温灸法时说:
“《马氏温灸法》是马少群先生发明首创,是中国传统医学中医灸法的继承与创新。初期活跃在民间。医疗实践50多年,后由马氏弟子们等继承发展。前后两代人继70多年,总结出《马氏温灸法》的理论假说与方法论的规则与模式。完成了理、法、方、穴的规律。
”在具体操作上,张先生既有马氏温灸法的基本特点,又有创造和发明。如在治疗外感时,除了取风门、阳陵泉外,还增加了肺俞、膈俞、尺泽;在治疗便秘时,除了温灸左大横和承山,还配合使用了古方升降散。而从其“温灸治疗步骤”里,可以看出他将马氏温灸法治病的步骤分为了“辨证”和“辨病”两步。第一步“辨证”的目的是“顿挫阴阳”,第二步“辨病”则是“整体同步调节”。观其处方,第一步基本同马老在书中所说的治疗“体寒者”和“体热者”的两个灸方。但在第二步中,则是重点选用背俞穴,每日2~3个背俞穴再加上其他经穴(其中也有马老配穴方法的影子),每日的灸穴多达5~6个。而背俞穴中尤以三焦俞为重点。这是张广泉先生在选穴方面的又一个创新之处。
传承现状这一部分是最值得挖掘的内容,但因为条件所限,并没有进行深入调研。做毕业论文时,还听过几堂中医流派研究的讲座。流派研究的重要问题就是厘清传承谱系,包括对每一代重要传承者的学术经验进行研究与考证。但这一工作量巨大,最终没有完成。相比于学术传承研究,在马氏温灸法的研究中,更重要是对相关史料的梳理,因为从灸法东渡日本,到日本温灸术回传入中国,再到马老将温灸法进行改良和创新,发明马氏温灸法,最终延续至今,这在针灸学史上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马氏灸方研究与临证实践
研究生阶段,我对马氏温灸法的研究逐渐锁定于马氏灸方的研究上面。灸方的概念,有必要单独提出来,不然很多问题无法进行深入的讨论。众所周知,要评判一位中医治病好不好,多半看方子开得好不好。“方”,无论是药方,还是针方、灸方,都凝聚着中医学深邃的智慧,是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不断总结升华的具体体现,也是临床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之一。
为了解读马氏灸方,我尝试了很多办法。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查阅相关文献,把每一个穴位主治功效罗列出来。后来我发现,穴位的主治功效,和药物的主治功效有相似之处:即“层累地造成的中医药物功效与穴位主治”(借用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的“层累说”观点)。每一代人都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地添加新的东西,以至于后来一味中药可以写成一本厚厚的书,一个穴位也是如此。
面对这么多功效,如何进行取舍?试观现如今许多中医论文,在“讨论”部分无非是找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引用几段古籍中的原文即可。古人留给我们丰富的遗产,今人在中医理论方面真正的创新并不是太多。关于穴位的研究,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去认识:从穴名去探究它的本义,从归经探究它的从属和功效,从主治分析它的特点和功能,综合起来归纳一个穴位的立体“相貌”。
比如,足三里,“三里”本是标示一段距离,暗示了它的取穴定位,但在后人的解读中,“里”又与“理”相通,即解读为“理上、中、下三焦”。从归经来看,属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之经,特定穴又属于五输穴中的合穴,以及六腑的下合穴之一。于是在灸方中解读足三里的用意时,便会从这些方面去思考和阐释。
穴位是灸方中最小的单位,但单个穴位在马氏温灸法中不具备特殊意义。真正的意义单元是“穴组”(两个一组的也称“穴对”),比如通便的“左大横-承山”穴组、治感冒的“风门-阳陵泉”穴组。穴组如同中药处方里的“药对”,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单元,便于理解和实际应用,简化了临证的思维过程,就如同围棋中的“定式”一样。
穴组要组合成为一张完整的灸方,还需要一定的法则将它们有序地串联起来,这个法则称为“灸序”。次序在针灸治疗中似乎不是那么重要,但到了一定的水平,一定不能避开这一问题。先取何穴,后取何穴,虽无一定标准,但基本的原则还是存在的。不然就不会有马老基于临证实践总结而来的“先灸通中下部穴位为主”的经验认识了。
灸方中关乎疗效的还有灸量。灸量是施灸的剂量,譬如药方中药味的剂量。有言道:“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这个“量”,恐怕不仅指中药剂量,针灸的刺激量也是对于一名医者“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问题。
当建立了灸方的概念之后,更大的问题出现了:如何创制新的灸方?这与另一个问题是类似的:“如何像张仲景一样创制经方?”或“如何像吴鞠通那样创立出银翘散这样的名方?”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不在书本里,也不在任何一门教你几天学会开方的教程中,而是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得来。因为在临证实践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也许是马老当年不曾遇到过的。只有经过自己的一番实践积累,才能加深体悟与认识,以望能接近先贤的水平。而我们对马氏温灸法的研究与探讨,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临床,不断提升疗效,提高治病的精准度,让患者受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上一篇:历程探索 决明子减肥效果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