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3-26 20:36 点击次数:189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近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阳诺主任医师、胸外科病区王永勇主任医师带领多学科团队成功救治了一位被长约3cm鱼刺刺破食管、降主动脉,由自治区级区域医疗中心单位(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转诊而来的急危重症患者,再次彰显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水平的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及联动救治的高效便捷。
危情突发:剑突下疼痛,误吞鱼刺竟不知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365站群58岁的杨女士(化名)家住北流市某乡镇,3月12日中午吃完午饭后感到喉咙有点痛,胸部剑突下持续性灼烧痛,无反酸、反气、呕吐、呕血、晕厥等不适,以为是饭太硬太干、普通胃痛,就没在意,先到了镇上的卫生院打了消炎药,但仍不见好转。
见杨女士如此难受,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外务工的儿子小覃(化名)意识到情况不妙要及时就医,便马上让母亲到当地医院做检查,自己也从外地赶回。经电子胃镜检查提示距门齿26cm处有鱼刺状异物且嵌入食管壁,因鱼刺所处位置凶险,周围是胸部大血管等重要组织结构,若冒然取刺,稍有不慎随时可能引发大出血导致患者死亡,当地医院无法救治。
紧急接力:跨院高效转诊 多学科联合手术
3月15日,在家属陪同和120急救车护送下,患者由自治区级区域医疗中心——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玉林医院(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紧急转到该院急诊科就诊,完善CT提示鱼刺穿破胸中段的食管全层,嵌在了胸主动脉壁上,急诊予止痛、抗感染对症处理。患者误吞鱼刺已超过48小时,同时鱼刺已经穿透食管进入纵隔合并纵隔感染,同时CT提示鱼刺尖端刺入降主动脉,若需根治,必须将鱼刺取出,但鱼刺已累及胸主动脉,取刺过程中随时有可能出现大出血导致患者死亡。
当天中午患者转入该院胸外科病区,心胸外科阳诺主任医师立即组织成立了多学科救治团队。经多学科会诊评估讨论,传统的消化道内镜无法取出位于食管外的异物,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决定采取外科手术方法取鱼刺,胸外科联合心脏外科、麻醉手术中心-导管手术麻醉室团队紧急为患者开胸实施食管异物取出,食管、胸主动脉修补手术。
首先,胸外科王永勇主任医师和一助梁冠标主治医师在开胸探查后终于找到了“元凶”:一根长约3cm、平均直径达2mm的鱼刺。取出鱼刺后,手术团队又发现胸主动脉有个小破口,鲜血像喷泉一样直喷出来,心脏外科罗程主治医师紧急接力进行破口修复缝合止血。开胸、取鱼刺、修复破损……经过3个小时的接力奋战,手术有惊无险,终于大功告成,结束手术的杨女士被送往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CSICU)进行术后监护。
术后第1天,杨女士从CSICU转回胸外科普通病房。术后第4天——3月19日下午,阳诺、王永勇救治团队到病房查看杨女士术后恢复情况,达到了出院标准,随即转到该院专科医联体单位广西工人医院继续接受后续的康复治疗。
患者的儿子感谢该院医护人员,救回了母亲的命。他介绍,当时母亲因赶时间送孙辈上学,把鱼汤倒到饭里混着吃下去,吃得很急并不知道吞进了鱼刺,在当地医院做了胃镜检查才知是鱼刺引起,但只能简单止痛。幸亏及时转到该院做了手术才脱险。
专家提醒:
王永勇介绍,胸外科以往救治了大量的此类食管异物患者。一般情况下,通过消化道内镜可取出嵌在食管腔内的异物,但本次病例的特殊性在于:鱼刺绝大部分已游离到食管腔外,嵌在胸主动脉壁上,累及胸部动脉,若强行消化道内镜鱼骨取出,很可能引起胸主动脉大出血,造成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故不宜通过消化道内镜来取异物,外科手术是比较合适的治疗方案。
王永勇提醒,在进食鱼等含有异物的食物时要细嚼慢咽、剔除鱼刺后再吞咽,或者是选择鱼刺数量少、鱼刺体积大的鱼,吃鱼时尽量避免边吃边说话,儿童、老年人建议选择软质食物,子女多关注饮食安全。如果发现鱼刺卡喉,应记住三步“立即停止进食、咳嗽、及时就医”,千万不能盲目用“喝醋、吞饭”等土办法,以免鱼刺刺破食道引发严重后果。(韦秋英 谭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