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3-26 12:42 点击次数:138
糖尿病的可怕之处,不在于高血糖本身,而在于它像一把“慢性毒刀”,悄无声息地损伤血管、神经和器官。今天,我们揭开2种最容易被忽视的“无痛杀手”的真面目。
01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被“无痛”掩盖的危机
长期高血糖导致神经末梢受损,使患者对疼痛、温度的感知力下降。患者常因“没感觉”而忽视伤口,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等出现肢体麻木或感觉异常、四肢发冷、自发性疼痛等明显症状时,已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自测方法:
1.温度感知测试法用两杯不同温度的水(一杯温水,一杯冷水)分别触摸您的手脚,观察是否能准确感知温度差异。
2.震动感知测试法
使用震动笔或类似工具在您的手脚上轻轻震动,观察是否能感知到震动。
3.触觉感知测试法
用棉球或纱布轻轻摩擦您的手脚皮肤,观察是否能感知到摩擦感。
以上自测方法仅供参考,如有异常症状,请及时就医。
预防关键:
日常保持血糖稳定,HbA1c控制在7%以下;积极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危险因素;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每年至少进行1次神经电生理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周围神经病变,是避免截肢等严重后果的关键。
365站群02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无痛背后的“骨脆危机”
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率高达20%-60%,早期常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骨骼疼痛,严重时甚至导致骨折。
自测方法:
1.平衡力测试单脚站立(脱鞋),若<10秒即失去平衡,需警惕骨密度下降。
2.指甲“硬度”观察
指甲变软、易断裂,可能是骨量流失的信号。
预防与干预:
1.营养加固
钙:每日摄入1000-1200mg(如牛奶、豆腐);
维生素D:每日800-1000IU(可通过晒太阳或在指导下使用补充剂);
蛋白质: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瘦肉),促进骨胶原合成。
2.运动强骨
负重运动:每周3次快走、慢跑、爬楼梯,每次30分钟;
抗阻训练:使用弹力带、哑铃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增强骨骼支撑力。
3.生活细节
防跌倒:家中安装扶手、防滑垫,避免穿拖鞋或高跟鞋;
戒烟限酒:吸烟加速骨量丢失,酒精影响钙吸收。
4.定期检查
糖友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关键。
本篇文章仅作科普分享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评论留言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