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3-20 16:19 点击次数:155
我用黄元御的方子,治好患者30多年的老鼻炎,一个老中医,一辈子都会有那么一些效方,这些里面都是闪光的精华,我们不学习,不总结,就可惜了。
很多医生在临床中面对鼻炎的患者束手无策,却不知早有人总结出治法了。
图片
能治病的方子,我认为一定要发出来让更多人了解,学习,受益!
图片
365站群一是鼻塞、清鼻涕多的那种鼻炎, 用桔梗元参汤。
方子组成:桔梗、元参(玄参)、杏仁、橘皮、半夏、茯苓、甘草、生姜。
这个方子里除了半夏,其余都是药食同源之品,熬出来一碗“食疗”汤,每天早晚喝2次,坚持7天,一般都能看到效果。
图片
黄老毕生所研究的气机升降在此方中运用的淋漓尽致,此方立意在于输转脾胃之气,带动肝木之生发,肺金之下行。
我经常给大家讲,鼻子上表现出来只是症状,要找到导致问题的背后的原因去解决。肺主鼻,统管呼吸,所有鼻炎的问题,都一定要先从肺上找原因。
你为什么会鼻塞?“肺降则宗气清肃而鼻通,肺逆则宗气壅阻而鼻塞。”也就是说,肺气降不下来,所以郁结了,上升了,气机淤滞在鼻子就是鼻塞。
你为什么会有鼻涕,或者鼻涕倒流?“肺金不清,雾气瘀浊,不能化水,则凝郁于胸膈而痰生,熏蒸于鼻窍而涕化,痰涕之作,皆由于辛金之不降也。”肺中清气无法正常肃降,其中水汽就会形成痰和鼻涕。
你为什么会打喷嚏?“外感风寒而皮毛闭秘,脏腑郁遏,内不能降,外不能泄,蓄积莫容,则逆行于鼻窍。”肺外面不通,里面不降,只能把鼻孔作为突破口,快速爆发导致喷嚏。
再来看看这个方子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
桔梗开宣肺气,桔梗、杏仁一宣一降,肺气宣降得宜,津液正常输布,则鼻窍通利鼻涕自止。
图片
半夏降浊和胃,与陈皮同用通降胃气保持胃腑“实而不满”。
方中借玄参咸寒之性,结合杏仁将肺气肃降下行且克制本方过于温燥。
兼以茯苓去除水湿,助脾气之升;生姜散寒,通经达表;甘草“和事佬”,最终使得肺气升降出入有序,营卫调和。
整张方子张弛有度,面面俱到,尤其在治疗过敏性鼻炎上有奇效。
图片
来看一则医案:
于先生,50岁,工人,因“鼻塞、鼻痒、喷嚏、流涕2年余”,上学时就有过敏性鼻炎,2年前无明显诱因加重。
刻诊:晨起鼻塞、鼻痒、喷嚏,伴流清涕,量多如清水状,纳食及睡眠尚可,大便稍溏,每天 1~2次,舌淡红、苔白腻。
诊断:脾虚肺郁,痰湿内蕴。
治法:健脾理肺,升清降浊。
开方:桔梗元参汤的基础上加了白芷,防风,黄芪,葛根,苍耳子,辛夷花。
7天复诊时鼻塞、鼻痒、喷嚏较之前好转,观舌苔痰湿改善。复诊加上了中医外用塞鼻子的方法,3个周期后患者自诉精神较之前充沛,症状全消,续用7天巩固效果,后随访两年未曾复发。
图片
二是治肺热鼻塞,浊涕粘黄者。用五味石膏汤。
方子组成:五味、石膏、杏仁、半夏、 元参、茯苓、桔梗、生姜,煎半杯,热服。
三是治鼻孔发热生疮者。用黄芩贝母汤。
方子组成:黄芩、柴胡、芍药、元参、桔梗、杏仁、五味、贝母(去心) ,煎半杯,热服。
四是治鼻塞声重,语言不清者。用苓泽姜苏汤。
方子组成:茯苓、泽泻、生姜、杏仁、甘草、橘皮、柴苏叶,煎半杯,热服。
以上所讲四个方子,均属于食疗的范围,里面的组成大多是药食同源之品,老少皆宜。但请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定量。
图片
我在这里频繁地记录下这些经典的中医效方,希望通过它们能帮助到更多在病痛中沉沦的患者。
也是希望更多人能了解到中医中药,几百年前的中医能治很多病,几百年后的中医,同样能治很多病!
图片
图片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我是中医耳鼻喉李瑞成主任,专攻耳鼻喉问题10余年,如果你或者孩子有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鼻塞,鼻涕倒流等问题,需要指导用药或者文章中药方需要免费指导用量,都可以和我说说,让我给你一些正确的建议和方法。
就在下方扫描二维码联系我,我会尽量回复每一个人。
点点“在看”收获健康,笑口常开~
图片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